“我向海而生,你為夢而來。”9月18日至19日,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七千余名2020級本科新生懷揣著激動和喜悅的心情,相繼來到煙臺大學南校區報到,開啟人生新旅途。置身南校區,隨處可見著裝整齊、佩戴工作證的工作人員,熱情引導剛入校的“萌新”們井然有序地來到學院迎新點辦理報到相關手續。一張張清新的面孔,一幅幅鮮活的標語,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構成了迎新畫面,整個南校區熱鬧非凡。

學校領導來看望 喜迎新生情意濃
19日上午九時,黨委書記張偉,校長郭善利,副校長鄧昌亮、宋中民、王強與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起來到南校區迎新現場,看望2020級新同學,詳細詢問新生報到有關情況,并向辛勤工作在迎新一線的師生和志愿者表示感謝,對迎新工作的有序開展給予充分肯定。在迎新點入口處,張偉表示:“感謝同學們選擇了煙大,也非常歡迎同學們能來到煙臺大學開始四年的學習之旅。”郭善利則希望同學們能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盡快融入煙大、愛上煙大。校領導還仔細詢問了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報到情況和綠色通道申請情況,叮囑工作人員一定要讓家庭經濟困難或有其它特殊情況的學生順利入學。

隨后,校領導一一參觀了各學院迎新的亮點與特色,充分肯定了各學院利用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的入學教育:富有創意且展現專業特色的吉祥物“數小鼠”“交寶”“小藥丸”“土木君”等吸引眾多新生前來合影留念;舞蹈、輪滑、合唱、舞獅等表演將迎新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抽獎贏獎品、新生拼圖、給未來的一封信等項目幫助新生熟悉環境、認識煙大、樹立目標、擁抱未來;學生自主研發的無人機、電動魚也亮相迎新點,激勵同學們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核學院學生黨支部入黨申請書提交處則鼓勵學生積極加入黨組織……

“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共同進步,在煙臺大學要增長學問、奮發成才!”“孩子來到煙大,家長們就放心吧!”在八號樓宿舍和九號樓宿舍,張偉、郭善利一行前來看望剛剛報到完畢的同學,問候新生家長,叮囑同學們要滿懷期待、擁抱新生活,加強對學院和本專業的了解,在煙臺大學放飛青春夢想。學校領導的親切問候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學校領導還參觀了學生第十餐廳,叮囑相關人員一定要做好學生的疫情防控、醫療保障和飲食安全工作。


疫情防控不間斷 志愿服務暖人心
在“學生通道”,工作人員依次查驗新生錄取通知書、綠色健康碼,并對新生進行體溫檢測,檢驗合格的學生即可到報道專區辦理報到手續。此外迎新現場還設有“家長通道”,持有“家長進校申請表”的家長,在完成身份核驗、綠色健康碼檢驗,體溫檢測合格后,即可進入校園,在家長休息區等候學生。為做好應急處置,校醫院在迎新現場設置三個服務點,安排專人值班,定期對迎新現場進行消殺,并準備充足醫療物資預防突發事件。校醫院副院長丁洪新說:“今年校醫院在煙臺南站、煙臺站及南校區門口均設立發熱留觀點。一旦發現發熱情況,立馬將發熱人員轉移至定點醫院做相關檢查,同時向疾控中心報告。”

各學院也推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土木工程學院為新生準備了“土木君”定制防疫口罩,核裝備與核工程學院在迎新現場設立了疫情防控處置點,并配備酒精、一次性手套、口罩等疫情防控用品,保證每一位同學平安入學。“同學您好,有什么可以幫助您!”身披紅綬帶的煙臺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小志”們的身影在迎新現場隨處可見,在青春109車站、校門口等處提供服務,并在南校設立了免費飲水點、綜合服務點,為新生和家長答疑解惑。校團委還安排志愿者和車輛,在煙臺站、煙臺南站進行新生接站服務,確保接到到達的新生們。經濟管理學院輔導員和學生骨干形成“1+N”模式,與學生和家長進行一對一服務,他們堅守崗位、熱情服務、燦爛微笑,形成迎新現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建筑學院成立了一支由三十余學生骨干組成的迎新志愿者隊伍,在南校區門口為新生提供便捷、全方位的“一站式迎新”服務:幫搬行李、指引路線、講解校園文化和學生組織概況等。海洋學院學生黨員先鋒示范崗人員幫助搬運行李,在宿舍區為新生答疑解惑,展現了作為學生黨員不怕困難、自覺沖鋒在前的精神。
初入煙園心歡喜 新生代表有話說
機電汽車工程學院 馬晨育:來到學校看到這些表演,我感覺大學不論學習還是生活都很豐富多彩,跟高中很不一樣。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 范瑞雪:能感覺到學校很用心,學長學姐對我們很熱情。希望未來四年能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進步。化學化工學院 古麗巴努·奧布力艾散:我是從福建考過來的,不管是學長學姐還是領導,都沒有任何架子,很隨和。我很期待未來四年的生活,感覺我的大學生活會很開心。經濟管理學院 祖拜代?阿卜杜喀迪爾: 我是從新疆過來的,進入學校第一感覺是人很多,還有許多精彩的表演活動,感覺很棒。并且還有學長幫我拿行李,很暖心。化學化工學院 王建民:學長學姐們都很多才多藝,表演很精彩很到位,希望自己在大學四年里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里努力學習,勞逸結合。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愿同學們在煙園未來的日子里,以夢為馬,以汗為泉,不忘初心,不負韶華!來稿時間:9月21日 審核:亓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