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離退休黨委委員、所屬的12個離退休黨支部書記、離退休工作處黨支部全體成員等一行共16人,赴棲霞英靈山烈士陵園和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膠東抗大”舊址學習,緬懷英烈事跡、重溫抗大精神,接受一次深刻的黨史、革命史教育。
在莊嚴肅穆的英靈山革命烈士紀念堂內,離退休黨委書記王志強組織全體學員重溫入黨誓詞,副書記高福芳領誓。學員們舉起右手,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叩問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在抗日軍政大學分校紀念館,學員們認真聆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膠東抗日軍政大學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抗大一分校的師生從革命圣地延安出發,穿過陜、晉、冀、魯四省,歷經艱難險阻,行程數千公里,于1940年4月到達膠東抗日根據地,在10年的戰火硝煙中孕育了“在熔爐中錘煉,在斗爭中學習”的膠東抗大精神。烽火歲月中的抗大,既是培養革命干部的熔爐、搖籃,更是凝聚民族力量的戰斗號角,它是一面真理的旗幟,在膠東大地高高飄揚。為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無數抗大干部、學員在戰火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名字永遠銘記在億萬人民群眾的心中,他們的功績永遠鐫刻在歷史的功碑上。
當天的學習教育活動結束后,大家深受觸動,離退休黨委副書記楊孝麥同志動情地講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英勇奮斗,成千上萬的烈士為了這個理想獻出了寶貴生命。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愿,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今天,我們黨正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前進,我們一定要大力發揚抗大精神,高舉抗大旗幟,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貫徹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一二三”戰略部署,維護好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全心全意為離退休職工服務,讓老同志滿意、讓學校黨委放心,為加快建設一流大學作出新的貢獻。
離退休黨委委員、第一支部書記徐煥波同志這樣表達了他當天的感受:抗大為我黨我軍培養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優秀指揮員,這一批批干部像種子一樣在各地生根發芽,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在我國軍事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一幅幅抗大戰爭的場面,深深地感染著我們。“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抗大精神浸染著我們的心靈。撫今追昔,使我思緒萬千,心中血液在沸騰,仿佛看到了在那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的解放,前仆后繼,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把滿腔熱情獻給偉大的革命事業的場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把教育為人民服務列為四個服務之首。我作為一名高校的退休教育工作者,更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余熱,發揚抗大精神,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第12支部書記牛德稼同志如是說:“透過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件件先烈們用過的實物、一面面留有彈孔的戰旗和繳獲敵人的各種武器,我們仿佛回到了戰火硝煙的崢嶸歲月,深刻體會到了戰爭之殘酷、正義之必勝、烈士之英勇、人性之俊美、革命情操之高尚。膠東子弟兵幾十萬人奔赴全國各個戰場,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共犧牲了九萬多名烈士,為共和國的誕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今天,我們應勿忘歷史,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今天的和平與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倍加珍惜。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緊緊圍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敢于擔當,不辱使命,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
下一步,離退休黨委各黨支部將分批次組織廣大黨員同志赴棲霞抗大進行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
來稿時間:9月14日 審核: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