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試用期可以不簽勞動合同、不繳社保嗎?”“1年的試用期合理嗎?”……為助力畢業生提升法律素養、增強“職”面未來的底氣。5月8日晚,法學院、建筑學院聯合開展了“‘建’立法律思想,‘筑’力大展拳腳”畢業生普法大講堂活動。
煙臺大學法律志愿服務中心的普法宣講員圍繞預防騙局、初入職場、權益維護三個方面展開宣講,從畢業生求職最常見的四種“騙局”入手,引用案例,提醒畢業生注意“試用騙局、中介騙局、培訓費騙局、承諾騙局”;援引法律法規、厘清入職階段需要完善的各項手續,為畢業生順利入職保駕護航;結合情景劇分享了有關自我權益維護的相關知識,即使畢業生遇到“拖欠工資、不簽合同、超額賠付違約金”等問題,也可以從容地拿起法律武器解決問題。17級建筑學專業的小潘同學表示通過講座比較全面的了解求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對于接下來自己的簽約就業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今年5月份是全國第二個“民法典宣傳月”,本次普法大講堂活動是法學院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意在結合高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持續推進民法典進學校,暢通民法典普法宣傳“最后一米”,讓民法典走到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里。
來稿時間:5月9日 審核:張仕禎 馬群 責任編輯:孔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