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動態 首頁 > 煙大新聞 > 校園動態 > 正文
【本站訊】3月15日起,應疫情防控需要,煙臺大學教學區實行全封閉化管理,為盡量避免教職工進出校園帶來的風險隱患,所有課程轉為線上教學,各單位僅保留少量必要人員全天候住校,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保障。作為學生們深受喜愛的學習場所,逸夫圖書館自校園封閉以來,一直正常運行。而這份“正常”的背后,卻是七位平均年齡56歲的“老同志”在關鍵時刻“疫”不容辭,勇當風雨“逆行者”的默默堅守與奉獻。他們是于純良(57歲)、羅臻田(59歲)、金標(57歲)、張魯楠(56歲)、初銳(53歲)、宋心波(52歲)、許廣奎(58歲)。



這段時間以來,七位老師成了圖書館的“樞紐”與“齒輪”。從早上6點開館到晚上10點閉館,他們除了吃飯時間,一直值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每天落實開窗通風、讀者規范戴口罩、預約隔座就坐等疫情防控措施要求,不厭其煩的做巡架上書、還書、分類編目、圖書消毒、統計數據等工作,所有業務照單全收,有讀者來借承先館的書,他們就去承先館借來給讀者,盡到最大職責服務每一位師生,只為提供最優質的保障服務。
在日均入館3800余人次的情況下,一人堅守一層樓,余下一位巡視巡查換班值守,七位老師在館內日行兩萬步,跑上跑下,絕不抱怨。到了飯點,因為人手不夠,只能交替就餐,為了節省時間,老師們的餐食選擇大多是方便面。在倒春寒的時期,閉館后,他們以館為家,在清冷的辦公室里睡沙發、睡折疊床,在冰涼的桌子上鋪好被褥休息,緩解疲勞的身體。



疫情擋不住溫情,苦中也有暖心的瞬間。3月21日,宋心波老師在館里度過了他的52歲生日。沒有生日蛋糕,初銳老師在小面包上插了一根蠟燭,于純良副館長到食堂給宋老師買了碗牛肉面,老師們笑稱,“也算是有儀式感了”,這可能是六天以來,最溫馨的時刻了。

在只有七位老師值守的圖書館里,看到的是依舊井然有序的學習環境,是風雨“前行”的剛強身影。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堅守,平凡中見精神,平凡中見神奇。七位老師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他們甘于奉獻,有著難能可貴的工作作風與對圖書館的熱愛,在平凡的崗位上體現了不平凡的擔當精神,為保護校園安全打贏戰“疫”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七位老師撐著一座圖書館的事跡也感動了學生,紛紛報名參加志愿服務,協助老師一起打理好這座他們心愛的殿堂。這兩天,隨著志愿者們的加入,工作量與壓力有所緩解的七位老師笑著說“疫情當前,不忘初心,身體雖累,但精神不累,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來稿時間:3月23日 審核:賀毅 責任編輯:亓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