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居安思危除隱患,預防為主保安全。為筑牢校園安全防線,提升廣大師生安全意識,煙臺大學人文學院結合學校《關于做好2021年“119”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的通知》,11月12日晚在綜合樓213室舉辦安全教育座。本次講座邀請煙臺大學保衛科副科長王希峰擔任主講人,學院2021級本科生全員參加。
講座中,王希峰圍繞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基本內容展開,并借助典型的相關案例使講座深入學生心中。他以“11·14上海商學院火災”為例,指出高校火災頻發的主要誘因有大功率電器、煙頭和易燃化妝品等。進而,王希峰要求學生們在火災來臨時要冷靜地判斷火勢大小,從樓梯向下層逃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澆濕衣服,以較低身姿快速有序沖出煙霧區,到達安全疏散口。隨后,王希峰借助新聞視頻中的生動案例,為學生們深入講解了套路貸等常見的電信詐騙案例和預防措施,電信詐騙具備活動范圍大、贓款轉移快、覆蓋人群廣等特點,而潛伏在大學生群體中常見的電信詐騙形式有“刷單詐騙”和“助學金詐騙”。最后,王希峰建議學生們不隨意點擊陌生鏈接,不隨意掃描未知二維碼,要時刻堅持不輕信、不大意、不貪財、不僥幸的原則,切實保護好人身財產安全。學生紛紛表示,此次講座提升了自我保護和危機處理能力,同時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嚴格規范自身行為,為維護校園安全貢獻人文力量。
近年來,人文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育人理念,通過安全教育講座、安全知識競賽和消防演練等方式,提高學生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接下來,學院狠抓安全隱患整改工作,進一步深化專項整治,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險源監控的長效機制,為廣大學子營造一個和諧文明以及安全穩定的成長成才環境。
來稿時間:11月16日 審核:徐海濱 責任編輯:陳靜